“您好,欢迎乘坐26路公交无人售票车,请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8月25日,星期一,下午5点半,糍粑坳公交车站,一辆从贡井鹅儿沟开到板仓的公交车在驶抵终点站后迅速掉了个头,开始装客。
1分钟后,这辆26路公交车踏上了“沉重”的返程之旅,在硕大的板仓工业园区里,几乎每一站都“人气爆棚”,把一个并不十分“宽裕”的十米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因为,城市持续不断的发展,工业不断壮大,园区不断繁荣,赶在这个时段坐公交的人数量可不是一般得多。
车厢内,人们挤在一堆,倒也热闹,不时能听到几个工友相互摆摆龙门阵、说说闲话、发发牢骚,更多的时候,他们还对着窗外呼啸而过的一个又一个新建企业、厂房、工地感慨一番。或许,他们中有不少人亲眼目睹了板仓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历程,也见证了他们生活的这方热土—盐都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在盐化工、机械工业发展等方面历经的辉煌、沉沦、复兴、腾飞。老工业城市的辉煌与沉沦
古老的自贡因盐设市,素有“盐都”之称,也因为“盐”,沉淀了厚重的工业底蕴和城市信仰。甚至有人略带夸张地调侃道,“来到自贡,就连呼吸的空气都是咸的。”
天车耸立、锅灶密布、“遍地打井”……昔日盐都特有的繁华景象,让无数的自贡人民引以为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三线建设”以来,国家对自贡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9亿多元,加之一批电站锅炉、运输机械、焊条、泵阀等内迁企业的落户,更加有力推动自贡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结束了自贡单纯产盐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以制盐、化工、机械、新材料、化纤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一举改变了自贡市单一的工业局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贡一度将“盐化工”、“机械工业”等作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的重要标签,一路走来,一路发展,一路辉煌。不过,也有人嗅到了这个“标签”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有些异样的气息。
果然,当时间的车轮走进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一座国有企业、传统产业、重工业、中上游产品比重较大的老工业城市,自贡市工业与城市散乱布局和城市发展滞后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在这一时期,体制矛盾和结构矛盾的不断显现,既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发展,也让自贡市的工业发展进程变缓,自贡工业经济一时陷入低谷。
机械工业是自贡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提及于此,有有经验的人指出,“与同等城市相比,自贡具有支撑机械产业转型发展的研发资源和低成本生产的工业基础优势,在电站锅炉、数字控制机床、泵阀、焊接材料、输送机械、压缩天然气成套设备等方面均具有产业基础优势。”推开 21世纪的时代之窗,盐都这座老工业城市没有止步不前,反而逆流而上、克服艰难险阻和满地荆棘,奋力谱写“产业自贡”一个又一个新篇章,一个又一个新奇迹—
从2000年开始,随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自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得到推进,工业呈现恢复发展的态势。
2007年,我省下发《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提出“把我省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意见》下发后,自贡运机集团、自贡工业泵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应时而上,乘风破浪,产品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和“国际领先”,拥有极高的行业知名度,在带动公司实现职能转变与跨越发展的同时,成功吸引大量优质人才,解决了不少家乡人民的就业问题。
岁月匆匆走过,可却抵挡不住时代发展的“小快步”,自贡传统工业在经历“凤凰涅槃”之后,呈现井喷式的发展速度,既令人惊讶、也令人欣慰,更令人骄傲。有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自贡盐及盐化、机械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3%。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装备制造、盐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的强势崛起,成为自贡工业复兴的巨大引擎。
更令人振奋的是,2013年,《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正式颁布实施,自贡作为全省排位第一的城市被纳入《规划》范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和精细盐化工被列入《规划》中的发展重点。同时,自贡运机集团、自贡工业泵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搬迁规划。按照《规划》内容,中央将从投资、财政、融资、土地四个方面给予自贡政策支持,为自贡实现老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的成功转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子,优哉游哉地漫步于汇东丹桂大街。孩子好奇地问爷爷,这里以前是怎样的,爷爷心中无限感慨,无限激动,那20多年来自贡新城的沧桑巨变从头脑中“呼之欲出”,洋洋洒洒,向孙子娓娓道来。
蜿蜒流淌的釜溪河,悄无声息地注视着盐都自贡点点滴滴的变化,釜溪河以南的新城区,成为自贡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四通八达、横贯东西的宽敞道路,为这座城增添了“宽度”;众多精品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屹立于道路两侧,为这座城增添了“高度”;繁华的现代都市商圈、厚重的盐都文化渊源,为这座城增添了“深度”。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国字号”,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深度”与“厚度”—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贡成功转型为一个以盐化产业为标志的工业城市,继而又发展成为一个以盐化工、机械、新材料为支柱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
“工业是命脉,城市是载体,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自贡加快发展、跨越提升的必由之路。”市委书记雷洪金的一句话道出真谛、振奋人心。为此,自贡多年来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快速推进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实现由工业老城向现代工业城市发展的加速跨越。
说起现代工业,在自贡人的眼里,不得不提及“板仓工业园区”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个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不仅是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工业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市实现多点多极支撑、着力次级突破、“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自贡运机集团、川南中小企业园、华西能源、川润股份等一个个企业,犹如一个个“新地标”,巍然屹立于园区之中—它们的出现及发挥的巨大作用,让自贡的工业发展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为自贡打造“千亿园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南湖大观山路口(老马踏飞燕处),四面八方的车流和人流在这里汇聚,像极了这座魅力城市的一道道流水风景线。祖孙俩“一路向南”,决定朝自贡的南大门方向走走、瞧瞧。当绿树成荫的南湖生态公园映入眼帘,一股清新之风迎面扑来,让人放松,让人享受,让人陶醉。转过身,向公园西侧方向望去,坐拥南湖片区核心的一片建筑施工工地将祖孙俩吸引了过去。
这里有大型商业中心、专业化写字楼群、商业步行街区;这里有星级酒店、3D影院、高档住宅区……目前,这些项目虽然都还在建设中,但透过一张张实景规划图和一派繁忙的建筑景象,人们坚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幅“占尽都市繁华,独领未来生活”的“城市新客厅”就将在这个有着328万人口的盐都大家庭中璀璨呈现。
2012年,一个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和期待的大型城市商住综合体,华商国际城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开建。“多彩生活场,幸福集结地”—看到这个地方,闭上双眼,憧憬未来,爷孙俩情不自禁地在心中勾画起它的模样,脸上荡漾起欢乐、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