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外运用的液下泵是将泵浸放在液面之下,而电机留在液面之上,用较长的装在套管内的轴与电机联接来传递扭矩,再用适当长度的出水管将排出的水送到地上之上,此种泵的长处是1)泵的全体置于水下的必定深度,泵的腔体内一直充满着液体,在发动时无需灌水,运用上较为便利;2)它的泵体置于液下,而电机在液面之上,两者同轴,它不占有较大的空间,其不足之处是1)其泵在液下的深度有约束,一般在3米以内,主要是因联接轴过长时易引起跳动,转数越高,则跳动就越大,液下滑动轴承磨损严峻,会直接影响泵的作业,返修率高;2)泵身过长,修理很不便利;3)该泵的制作本钱高,支撑管和吐出弯管结构粗笨,资料耗费大,尤其是耐腐蚀泵因长度大耗材多,必定明显地进步本钱。
别的,立式的离心泵因不具备自吸功用,在每次发动前都必须向泵内注液,既费时刻又吃力,简单走漏,若该泵所运送的介质有毒或有激烈腐蚀性,则此操作具有很大的困难和风险,给用户所带来极大的费事。
本实用新型的意图是供给一种修理便利、本钱低、功用更优、耐磨耐腐蚀的立式无走漏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能计划是由吸入管、泵盖、叶轮、压水室、泵体、泵壳、吐出弯管、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泵轴组成,其间电机、电机座、轴承座、泵体经过泵轴由上至下顺次立式串联装置结构,所述泵轴笔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所述泵壳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泵盖装置为一体,以泵轴为中心,按泵体、泵盖上下次序插装于泵壳,与泵壳底部构成进水腔,泵体内设压水室、储水室、气液别离室,其间储水室、气液别离室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之上,所述储水室顶部设有灌水孔,底部经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所述气液别离室底部经出水口与压水室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所述泵轴另一端穿过储水室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叶轮出口置于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是1.立式、自吸、无走漏。本实用新型泵轴笔直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顺次经电机座、轴承座,其另一端固装叶轮置于泵体的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叶轮不用像液下泵那样淹没在液下,所以轴身短,完全撤销了液下的滑动轴承及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牢靠,并且因为储水室存有液体,在叶轮效果下,将液体运送到气液别离室,构成负压,因此具有十分杰出的自吸功用且无走漏。
2.耐磨、耐腐蚀。本实用新型依据运送介质和工况要求,能选用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发的F系列特种不锈钢与耐蚀合金,如FQ-1、FS-1、F518、F5、Fcr30、F294、F5N等,适用于硫酸工业、化肥工业、化纤工业、有色冶金、制药等职业,用来运送含有酸、碱、盐等有腐蚀性液体。
3.修理便利,本钱低。本实用新型撤销液下泵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本钱低;并且因为本实用新型轴身短,修理时不用动泵壳及吸入管路,只需将泵体、转子部分从泵壳内抽出即可。
如图1所示,主要由吸入管1、泵盖 2、叶轮 3、压水室 4、泵体 5、泵壳 6、吐出弯管 7、轴承座 8、电机座 9、电机 10、泵轴12组成,其间电机 10、电机座 9、轴承座 8、泵体5经过泵轴12由上至下顺次立式串联装置结构,所述泵轴12笔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10的轴相连,所述泵壳6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1连通为一体,所述泵体5和泵盖2装置为一体,以泵轴12为中心,按泵体5、泵盖2上下次序插装于泵壳6,与泵壳6底部构成进水腔16,泵体5内设压水室4、储水室14、气液别离室18,其间储水室14、气液别离室18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4之上,所述储水室14顶部设有灌水孔11,经进水口15与进水腔16相通,所述气液别离室18底部经出水口17与压水室4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7,所述泵轴12另一端穿过储水室14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3,叶轮3出口置于压水室4中,叶轮3进口朝向储水室14。装置时,将泵笔直吊起,刺进预先预备好的基板孔内,用螺栓将泵壳6外圆法兰与基板把紧,然后装置吐出弯管7。
本施行例流量Q=50m3/h、扬程H=20m、转速为2950r/min、最大自吸高度h=4m、自吸时刻t=150s;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进程是1.起动前的预备1)查看电动机的转向,使其与泵上转向牌箭头相符。
2)初次起动前必须向泵腔内灌液(被抽送介质),经过灌水孔11将储水室14、气液别离室18灌满液体,今后再起动时,不用灌液,可直接起动。
2.起动1)因为储水室14内存有液体,在叶轮3效果下,将液体运送到气液别离室18,这样叶轮5进口及储水室14内构成负压,确保了泵运转中无走漏;别的,气液别离室18容积足够大,进入气液别离室18的液体流速下降,使气、液别离,将吐出阀微开(便于排出泵内气体),气体经吐出弯管7排出,部分液体经回流孔13回到叶轮3外缘,如此不断循环,直至吸入管1内的气体排净停止,这时泵就完结了自吸进程;2)起动电机后,留意仔细观察吐出管路上的压力表,当压力开端上升,阐明泵内气体已排出,泵已完结自吸进程,此刻可渐渐敞开吐出阀,调理至需求的工况点。
3.停机1)停机前封闭吐出阀,停机后,管路内的介质经由吸入管1流回介质槽内,一起泵腔内可存满介质,再次起动时,不用灌液,可直接发动运转;2)若停机时刻比较久,为防止泵内液体冻住或沉结等,应将泵内液体放空。
本实用新型的技能参数是流量Q=10~1400m3/h,扬程H=10~50m,自吸高度h=3~6m,自吸时刻t=60~200s;本实用新型泵的转向从电机端看顺时针方向旋转,轴封选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本实用新型坚持了液下泵的无走漏和能够直接发动两大长处,完全克服了液下泵的轴身长、液下滑动轴承磨损严峻、寿命短、吐出弯管和支撑管结构粗笨、资料耗费大等缺陷。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无走漏自吸泵,由吸入管(1)、泵盖(2)、叶轮(3)、压水室(4)、泵体(5)、泵壳(6)、吐出弯管(7)、轴承座(8)、电机座(9)、电机(10)、泵轴(12)组成,其间电机(10)、电机座(9)、轴承座(8)、泵体(5)经过泵轴(12)由上至下顺次立式串联装置结构,所述泵轴(12)笔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10)的轴相连,所述泵壳(6)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1)连通为一体,其特征是所述泵体(5)和泵盖(2)装置为一体,以泵轴(12)为中心,按泵体(5)、泵盖(2)上下次序插装于泵壳(6),与泵壳(6)底部构成进水腔(16),泵体(5)内设压水室(4)、储水室(14)、气液别离室(18),其间储水室(14)、气液别离室(18)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4)之上,所述储水室(14)顶部设有灌水孔(11),底部经进水口(15)与进水腔(16)相通,所述气液别离室(18)底部经出水口(17)与压水室(4)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7),所述泵轴(12)另一端穿过储水室(14)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3),叶轮(3)出口置于压水室(4)中,叶轮(3)进口朝向储水室(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触及一种立式无走漏自吸泵,由吸入管、泵盖、叶轮、压水室、泵体、泵壳、吐出弯管、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泵轴等组成,所述泵轴笔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泵壳底部有孔与吸入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泵盖装置为一体,以泵轴为中心,按泵体、泵盖上下次序插装于泵壳,与泵壳底部构成进水腔,泵体内设压水室、储水室、气液别离室,其间储水室、气液别离室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之上,所述储水室经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所述气液别离室底部经出水口与压水室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所述泵轴另一端穿过储水室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叶轮出口置于压水室,其进口朝向储水室。本实用新型立式、自吸、无走漏、耐磨、耐腐蚀、修理便利、本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