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婕 陈彬)随着汛期脚步日益临近,永州市水文中心严阵以待,各项汛前准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湘江源头、潇水河畔,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工作,用专业与坚守筑起安全防线。
设备巡检是备汛工作中的关键。防汛设备是水文的“眼睛”,只有设备正常运行,获取可靠的数据,才能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在道县柑子园站雨量器旁,技术服务科的贺松林正全神贯注地对外业设备做全面“体检”,他仔细将翻斗式雨量计的承水口调整到水平并进行注水实验,反复测试,确保其能及时报送精准的降雨数据。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贺松林常常背着工具箱辗转于各县区水文局,像老中医把脉般为设备诊治疑难杂症。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各县区局详细排查山洪雨量设备,检查雨量计的翻斗是否转动灵活;对测流缆道做全面检修,按时换磨损部件。从偏远地段的山洪点,到城区河段的水文站,维护人员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所有外业设备在汛期能够稳定运行,为水文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输保驾护航。
道县水文局局长谢平一早带领职工们带着测量仪器,做测量。“小唐,检查下仪器。”经验比较丰富的谢平一边仔细调试着手中的全站仪,一边叮嘱身旁的年轻同事。
外业测量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专业技能,更考验着他们的体力和耐力,他们穿梭在江边、河岸,不畏泥泞,不惧湿滑,对基本标、水尺零点和大断面等进行细致测量,确保测量成果准确无误。无论是水准测量还是设备维护,谢平总是冲锋在前,他说“作为负责人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吹响‘冲锋号’,才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带领大家更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除了设备维护和外业测量,高洪预案的完善和演练也是汛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今年的备汛过程中,永州水文中心以县局为单位,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针对辖区各站的测站特性,对高洪预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逐步优化洪水监测、预警发布、应急响应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力求预案更加科学合理、实用高效。
为了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月27日,双牌水文局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预案演练,模拟不同量级洪水场景,检验和提升应对能力。在演练中,双牌水文局职工们反应迅速,分工明确,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流程做相关操作。“通过参与汛前准备工作,我巩固了前期理论学习的成果,锻炼了‘实战’能力,也对做好今年的汛期工作更加有信心了。”双牌水文局新进职工郭姗玲说。
目前,永州水文中心的汛前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一步开展查漏补缺,力争在风雨来临之前,筑牢一道坚固的防汛防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